第三十一章 人心-《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2/3)页

    学校推行汉语教学,并且鼓励学生们回家也尽量说汉语。学校的课程都是教育委员杜雯亲自审定核发的,目前共有语文、数学、自然、社会、艺术等课程。还好穿越众这边教师多,这回他们总算能做回老本行了。

    除了对下一代展开同化教育外,穿越众对于现阶段占人口大多数的成年移民们也使用了各种方式争取凝聚力。

    按照执委会1631年规定,每位移民必须定期参加夜校学习汉语和各项规章制度。当然,夜校学习内容也不全是这两样,偶尔也会有一些变动,比如教授一些穿越众的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过这些手段对于思想已经成型的成年人来说效果如何就只有天知道了,对付他们还是经济手段和忆苦思甜更有效。

    “1626年,华伦斯坦在上匈牙利开征战争税,超过25000人破产;1627年,西里西亚2000名农夫遭到华伦斯坦军队抢劫谋杀;1628年,梅克伦堡被攻克,城内居民遭到华伦斯坦军队的洗劫,超过500人死于谋杀。”

    “1627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卢特战败,仓皇撤退的丹麦人将周围洗劫一空;1629年丹麦与奥地利签署合约,为了支付赔款,在挪威、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地区大幅增税,大量农民破产,很多人死于疾病与饥饿。”

    “1631年,蒂利伯爵攻占马格德堡,一番洗劫杀戮后马格德堡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

    “163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波美拉尼亚大量征发男丁入伍。”

    “1631年,布拉格被萨克森人攻破,雇佣军在城内大肆抢劫,死亡人数不详。”

    ……

    这些三十年战争交战各方的黑材料由外交委员高摩编写整理,然后下发到北德意志地区移民集中的第1、第2和第3生产队,由教育部宣传科派出的工作组在夜校中广为宣传。由于这些材料都是基于事实,而这些事又大多发生在这些移民的身边,所以很能引起这些德意志移民的共鸣。

    宣传科然后又加了把火,将他们移民前后的生活做了对比。并由几个暗中被收买的移民上台现身说法,诉说自己之前在北德地区各邦国之间因为战争而颠沛流离、挣扎求生的生活,和移民到乌拉圭之后安定祥和的生活。由于这完全是移民们的本色出演,所以效果看起来相当不错。

    除此之外,民事委员肖明礼在自己的管辖权力内还新成立了一个宗教事务处。目前编制为5人:助理牧师叶永星、弗朗西斯牧师、裴德罗神父(就是在查鲁亚人村落里被抓获的那家伙)、注册道士王宝、于慈,处长由叶永星兼任。
    第(2/3)页